这一险种持续火爆!1.4亿人次参保,80多家险企参与,如何继续火下去?

2022-06-18 15:20  |  来源:证券时报  |  编辑:柳暮雪  |  阅读量:11369  |  

城市定制商业医疗保险持续升温:2022年6月5日,人民普惠保险正式开保,6月6日,杭州市民保险2022升级上线,内蒙古惠民保险6月10日上线,上海包惠2022版和青岛青岛E宝2022版最近也开始投保。

如何保证惠民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成为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话题最近几天发布的《2022年惠民保险可持续发展趋势洞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有27个省份推出超过200款惠民保险产品,总参保人数达1.4亿人,总保费收入超过140亿元其中,仅2021年就有94款惠民保险产品上市,累计参保人数10117万人,较2020年增长152%

惠民参保1.4亿人。

惠民保险最早萌芽于2015年的深圳2020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要加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在此背景下,2020年以来惠民保险发展迅速

报告显示,无论是惠民保险产品总量还是惠民保险产品有效数量,近两年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2021年上市有效产品94款,累计参与人数1亿人,较2020年的4011万人大幅增长,增长率为152%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有27个省份推出超过200款惠民保险产品,总参保人数达到1.4亿人,总保费收入超过140亿元。

从参保率来看,基于152款有效惠民保险产品,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整体参保率为6%,2021年上市项目参保率为9.1%,比2020年的4.2%提高了4.9个百分点2021年,参与率高于10%的产品数量占比为47%,明显高于2020年的29%

从省份来看,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参保率相对较高,其中浙江省的参保率最高,直辖市包括上海沪惠宝,北京普惠健康险,重庆渝快保的参保人数也相对较高。

2020—2021年,政府的参与和支持是惠民保险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从2020年到2021年,政府的参与度和支持度明显提高从政府行为的角度判断人保的未来,将逐渐成为多层次保障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根据我国地方政策参与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政府支持,医保引导,政府推动,政府主导四种类型在四种模式中,政府的参与依次加深

对政府参与的项目进行分析后发现,以医保局为代表的政府支持惠民保险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个人账户是否开保通过比较发现,个人账户的开通是影响参保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出现了安全分层的趋势

从保障内容来看,惠民保险从多个角度突破了传统商业保险的边界。

人群保障方面,没有投保年龄限制,对破碎的老年群体缺乏保障根据各地惠民人群年龄结构的粗略统计,60岁以上人群的整体比例约为35%研究从整体上估算了惠民保险的投保人群年龄,惠民保险对60岁以上人群的覆盖率超过10%

传统商业健康险对年龄和健康状况要求严格,导致很多老年人,不合标准人群,重大疾病患者无法投保商业健康险。

但在惠民保险中,原本被商业保险拒之门外的人群的可保范围有了质的突破这激发了对应人群对保险的热情,也让商业健康保险行业充分认识到非高净值人群对保险端的需求仍有巨大潜力,进一步体现了惠民保险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

考虑到成本和公平性,以及地区差异,可保和可赔模式也分为3—4种比如有的产品保持重大疾病人群的保障水平与健康人群一致,有的产品低于健康人群

在保障内容上,惠民保险走出医保目录框架,发展医保之外的保障报告通过总结惠民保险产品的演进趋势发现,惠民保险1.0版本为保险内医疗责任+特药责任,2.0版本为保险外医疗责任+特药责任或保险内医疗责任+保险外医疗责任+特药责任这种演变表明,惠民保险责任从单纯的保险内医疗费用延伸到保险外医疗费用

惠民保的另一种特色形式是在基本保障内容之外,补充地方特色保障责任比如山东省各市医保局在设计产品时就提出了将罕见病药品纳入保障责任范围的要求

报告显示,整体来看,惠民保险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整体门槛较低同时,伴随着产品的迭代更新,支持分层的趋势逐渐显现比如重庆重庆快车有两个版本:通用版和升级版与通用版相比,在升级版中,新患者报销比例从55%提高到80%,既往疾病患者报销比例从10%提高到30%此外,还增加了肿瘤和罕见病的特效药,价格也相应从每年69元提高到169元

在惠民保险的迭代升级中,特殊药品责任调整是扩大保障范围的主要手段研究报告分析了2021年上线的48款更新产品与上年产品相比,仅有14.58%的产品提高了价格,58.33%的产品通过增加特殊药品责任的药品数量扩大了覆盖范围,10.42%的产品增加了特殊药品责任

其他升级产品的方式还有:降低免赔额,增加医保自付责任,增加保额,增加多个价格版本,开放既往疾病,提高报销比例,增加病种,增加质子重离子保险。

80多家保险公司和58家服务机构参加了会议。

2020年是第一轮惠民保险产品上市的爆发期,市场一度混乱2021年5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惠民保险市场逐步规范

报道称,通过粗略统计,共有80余家寿险公司参与,其中寿险公司34家,财险公司40余家1—2主,多家公司共保的格局成为保险公司参与惠民保险的主要趋势如北京普惠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参股了PICC金融,中国人寿等5家保险公司,上海沪汇保股份有限公司参股了8家保险公司,太平洋人寿作为主承办方

再保险公司也积极参与其中目前惠民保险的主要再保险承担者是中再集团保险公司一方面为地方项目承担风险,另一方面也在逐步走向前端,深度参与产品设计,数据计算,定价支持和特药目录的制定

第三方服务公司也通过提供专业服务进入惠民保险电路2020年有37家参与公司,2021年有58家参与公司

一是保险科技公司,二是流量平台公司,是三大数据阵营,四是特药服务营,五是有官方背景的运营商阵营。

第三方服务公司的角色分工进一步细化,主要负责支持指定服务计划,创造持续价值,包括协助项目落地,系统搭建,平台运营,宣传推广,为被保险人提供特色医药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

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

运营一年,惠民保险理赔有什么特点。

报道称,从惠民保在各地的实际理赔案例可以看出,惠民保的理赔特点是高赔高赔理赔案例通常指向重疾,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惠民保的理赔可以极大的解决患者家庭的赔付压力,为每个投保家庭提供重疾巨灾风险的保障此外,惠民保险还让更多患者有机会接触到更前沿的创新疗法

惠民保险以惠民为核心,打破了商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界限,确实覆盖了老年人和患过重大疾病人群的医保缺口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种模式给商业保险的风险管理和定价逻辑带来的挑战业界关注的焦点包括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死亡螺旋问题如何实现惠民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报告认为,在考虑维护惠民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运行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是惠民保住利益的基石。目前,惠民保险的整体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就是统一保费的问题——年龄结构偏差的风险在大部分惠民保险项目中,针对不同年龄段采取统一费率,部分市区项目有两三段,但总体差别不大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统一费率带来了不确定性对于自愿参保,商业化运营的惠民保来说,如果整体参保年龄出现偏差,总保费可能不足以覆盖赔款,导致亏损

二,患者保护问题——患者身份识别偏差风险与纳入老年人类似,既往患病人群比例难以确定,实际承保与假设偏差较大,导致经营风险较大

第三是赔偿估算问题——长尾和长期理赔风险目前大部分产品的理赔数据都不是最终赔付率,伴随着时间的推进,赔付率可能会呈现恶化的趋势

第四,保费稳定问题——保险死亡螺旋风险当参保率足够高,有足够多的健康人可以分担既往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时,低保费,高杠杆的惠民逻辑才能成立如果未来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刺激,参与率能否保持高位值得商榷

除此之外,还有赔付风险上升,精细控制的问题,趋势预测的问题例如,根据某惠民保险第一年的理赔反馈,在患者自发致电惠民保险,医生处方压力减轻了解产品等因素影响下,本市惠民保险新处方大幅增加一种抗癌药的使用淘汰了过去的处方后,理赔9个月后新处方增加了300%以上

面对惠民保险这种对过往疾病进行保障和补偿的高风险产品,如何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整个市场关注的焦点根据这份研究报告,从逻辑上讲,惠民保险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可持续的筹资和支付其中,可持续筹资是指保持足够大的保额,可持续支付是指在资金管理上能够实现有效的费用控制

在融资端,惠民保险需要尽可能解决增加参保和续保的问题,以保持较高的参保率:产品价格,政府参与和客户体验是关键影响因素,

在支付端,惠民保险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基金该交什么,交多少,怎么交。

报告建议,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惠民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融资的可持续性,主要通过产品的合理定价,多维度提升客户体验,争取政府参与医保开户,专业的城市营销策略来提升民众对商业保险的认知,

二是支付的可持续性,主要从自费担保责任的精细化设计划定支付范围,探索产业融合的创新支付模式,降低支付成本等提高资金支付效率,

三是实现医保局,银保监,央企保险机构等多主体间的数据互联,提高惠民保险的产品创新,精准定价,规范高效运营能力在这方面,迫切需要政府部门加强惠民保险业务数据的规范化管理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 北京银行董监高联手增持向市场积极传递发展信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