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管市场化提速第三方业务持续壮大
2023-05-11 08:10 | 来源:中国网 | 编辑:沐瑶 | 阅读量:8962 |
2023-05-11 08:10 | 来源:中国网 | 编辑:沐瑶 | 阅读量:8962 |
截至5月10日,31家保险资管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信息披露报告。31家保险资管公司2022年共计实现营业收入327.23亿元,实现净利润141.17亿元。受管理费收入下降等因素影响,总体来看,保险资管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
值得关注的是,保险资管公司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第三方业务成为多家保险资管公司特别是大中型保险资管公司近年发展的关键词之一,2022年多家公司第三方业务规模取得历史性突破。
四家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
截至5月10日,除大家资产、华夏久盈资产暂未披露年报之外,共有31家保险资管公司发布2022年度信息披露报告。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31家保险资管公司2022年共计实现营业收入327.23亿元,实现净利润141.17亿元。若剔除两家2021年年中成立的保险资管公司,剩余29家保险资管公司2022年合计营业收入同比下滑超10%;合计净利润同比下滑超7%。
营收规模方面,国寿资产、平安资管、泰康资产位列前三,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48.18亿元、45.37亿元、44.13亿元。净利润方面,2022年有29家公司盈利、2家公司亏损。平安资管、国寿资产、泰康资产、国寿投资四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0亿元,对应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9.69亿元、23.61亿元、16.96亿元、11.33亿元。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有同比数据的29家保险资管公司分化较大,其中实现正增长的有15家,生命资产、长城财富资管、交银康联资管3家公司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净利润负增长的有14家。
行业集中度较高
保险资管行业集中度仍然较高,马太效应比较明显。上述年度信息披露报告显示,2022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保险资管公司包括国寿资产、平安资管、泰康资产、国寿投资、太保资产、太平资产、人保资产、阳光资产、华泰资产、新华资产、建信保险资管,11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74.53亿元,占比超八成。
2022年净利润超过5亿元的保险资管公司包括平安资管、国寿资产、泰康资产、国寿投资、阳光资产、太平资产、太保资产、新华资产、华泰资产,9家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115.75亿元,占比超八成。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近两年,第三方业务成为多家保险资管公司特别是大中型保险资管公司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业内不少公司都在发力提升专业化能力、市场化程度等。
数据显示,在上述头部保险资管公司中,多家公司第三方业务规模取得历史性突破。2022年末,泰康资产第三方业务规模已突破1.8万亿元,国寿资产突破5600亿元,平安资管超过5000亿元,新华资产受托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近4800亿元,阳光资产超过4000亿元,太保资产超2700亿元。粗略计算,上述六家公司第三方业务规模在4万亿元以上。
发力第三方业务
事实上,在大资管时代多类型机构同台竞技、财富市场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发展第三方业务越来越成为保险资管机构共识。业内人士认为,第三方业务是检验保险资管全方面能力的“试金石”,是保险资管真正从内部受托走向市场化的标志。
保险资管的第三方业务主要面向保险公司同业,以及银行理财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受托管理同业保险资金、银行资金、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
今年初,多家保险资管公司提出,持续提升投资能力,大力发展第三方资管业务。如国寿资产明确,2023年将推进“五个领先”,其中之一便是力争第三方业务规模增长领先,将加快重点突破,促进第三方业务在更高水平上持续增长。中再资产表示,公司2022年第三方业务取得重要突破,2023年将坚持创新思维,奋力实现第三方业务提质增量,加速多元化布局,不断提高市场影响力。
业内人士认为,保险资管公司需要持续强化投资研究、产品设计等核心能力建设,持续提高投资能力的专业性以及产品设计的创新性,并增强主动开发客户的意识和能力,以更好拓展第三方市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